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锁的长寿玉佛训练场成立啦

2017-09-06

     近日,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街道玉佛城小区在居委会及张秋霞书记对非遗项目的支持与帮助下,建立了一个小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锁的训练场。在寸土几寸金的上海市内环内,这样的努力不仅仅是腾出了一小块地方以丰富街道和小区的文娱建设,不仅仅是为濒危的非遗项目提供了一线生机,它留住了历史发展中的文化见证,为城市积淀了最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民族积淀了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训练场照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锁,是中国传统功夫的基础功夫。古代武举考试大致是弓马刀石四项,而其中的“石”其主要的制式就是石锁,是重要的基础项目。而几乎所有的古代武术流派都以得到武状元甚至高于武状元作为门派实力的象征,因而,石锁也就成了武者最常见的力量训练工具,甚至进而成为了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的石锁功。2017年8月,少林寺举办了第一届少林七十二绝技选拔赛,共有4个作为少林寺看家绝技的项目,石锁也是其中之一。
      石锁有小锁和重锁(或称大锁)之分。10斤左右小锁的技巧动作讲究高、飘、稳、正、活,小锁周身飞舞时,刚柔相济、轻灵曼妙,能全面锻炼习练者的身形、步伐及抛接、腾挪、躲闪的技巧,是全身性的有氧运动。百多斤重锁看似只练蛮力,实则技术能力最关键,看似外练筋骨皮,实则内练一口气。如重锁小锁通练,并且从头练到脚,则对人的绝对力量、爆发力、耐力、反应、协调、各脏器机能以及免疫功能等,都有难以估量的好处。练到功夫深处,指抓、掌接、拳迎、肘架、臂挂、头顶、脚踢等;推龙、挂龙、盘龙、后落、背纤、穿心、别膀等,能让习练者自然生发出一种英雄气概。
 李琦与李馨凝的双人锁对练
      上海地区的石锁功夫最早传承自少林派武术大师杜百川,属于少林石锁功一脉。建立普陀长寿玉佛石锁训练场的李琦以小石锁和脚踢锁为特长,其小石锁不仅符合全民健身的体育发展方向,也有利于铺设地毯、垫子等保护草坪,此外,其脚踢锁系列在国内为独家绝技,也引起了此技失传的少林寺的注意。李琦不仅自己勤奋练习石锁,还积极推动项目的发展。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琦看到2017少林寺第一届少林七十二绝技选拔赛的规则为曾经国家级武术功力大赛(现已停办)规程,其中的石锁项目只有一个:石锁上拳。石锁项目是手脚都练的,石锁上拳只是手部功夫而已,踢锁是腿部功力最重要的训练方式。于是建议少林寺在未来能考虑增加脚踢锁项目,回归少林石锁功手脚并重的本来面貌。尽管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建议在盛会结束时才提交少林寺,但是,得到了少林寺及其外联部郑主任的积极反馈。
     上海市普陀区长寿玉佛石锁训练场的建立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李琦表示,以后将继续努力推广石锁项目,希望能在未来得到政府或者民间的帮助,把训练场升级为一个非遗传承点。希望各级体育领导在大力发展国际性项目的同时,能更多地关注咱们自己民族的优秀体育项目的发展。发展方式可以是设定标准、编撰教材、考评教练、组织比赛、学习英语、全球推广等等,尽可能地将老一辈的技艺传留下来,并能进一步发展创新,让这项古老的技艺重获新生!
 传授予上海市向明中学的高三学生李馨凝


普陀区长寿街道

2017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