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2025-04-16
【上海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动态】是上海社体竞赛策划推出的专题栏目。我们将通过“2W1H”(“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How”如何推进)的方式,带您深入了解上海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并持续为您提供相关工作的最新动态。
徐汇区以凌云街道和长桥街道为试点,探索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两街道通过机制创新、社会体育巡访员队伍建设、智慧化管理等手段,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体育治理共同体,下面跟着慧慧竞竞一起去看看~
巡访员队伍建设:
激活社区体育“微细胞”
凌云街道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电子屏等多渠道招募,组建起15人的社会体育巡访员队伍,负责健身团队指导、赛事组织、体育设施巡访等工作,实现100%上岗率,服务满意度持续攀升。街道创新实施考勤制度与优胜劣汰机制,保障队伍活力。
与此同时,长桥街道组建首批街镇社会体育巡访员队伍,开展多次巡访。数据显示,2024年累计巡访发现问题16处,修复率达94%;通过学校巡访,收集需求及建议,推动体育场地开放与课程配送;组织赛事活动巡访12次,形成“发现问题-快速响应-闭环处理”的高效机制。
机制创新:
双轨并行提升治理效能
1
标准化管理体系
两街道均建立“巡访团团长负责制”,制定巡访排班表、问题反馈流程、应急处理预案等制度。长桥街道细化考核指标,如器材打卡率≥90%、完好率≥95%,通过数据驱动精准治理。
2
技能分级培养
创新“基础+进阶”技能认证体系。基础级覆盖器材清洁、需求统计;进阶级聚焦故障维修、损坏分析。同时挖掘社区能人,提供相关维修技能课程,录制视频共享。
3
需求响应机制
构建“需求挖掘-课程生成-快速匹配”闭环。通过线上平台收集居民需求,如广场舞、跳绳等高需求项目优先配送,小众项目结合学校资源适当收费,实现资源精准配置。
成效亮点: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
效率提升:凌云街道社会体育巡访员队伍使器材维修响应时间缩短,2024年维修案件量同比下降不少。长桥街道通过全面巡访,修复器材60余件,更新健身苑点信息10处。
服务升级:两街道均实现体育场地开放、赛事活动巡访常态化。长桥街道推动学校场地开放账号注册,解决放学时间与锻炼冲突问题;凌云街道的赛事巡访工作不仅按照巡访清单进行,还为赛事组织提供许多有益建议,使得服务质量全面升级。
群众获得感:居民反馈“需求响应更及时”,满意度显著提升。徐汇区社会体育巡访员不仅是“问题发现者”,更成为“服务提供者”,主动拓展工作范畴,如配合楼道清洁等,深化社区凝聚力。市民对社会体育巡访员的工作表示高度认可:“以前我们的体育需求都要找到街道负责的同志才能解决,现在只要和巡访员反映就可以了,他们会及时把我们的需求告诉街道和区体育部门。”
徐汇区以凌云、长桥街道为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试点,通过机制创新、队伍建设、需求响应等举措,探索出一条具有徐汇特色的体育基层治理新路径。未来,随着更多社区能人的加入和技术的赋能,基层体育服务将更精准、更高效,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