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需平衡中破题:共商社区公共资源优化使用新路径|8月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暨人人议事厅-江浦民议堂主题活动
2025-08-22
在城市社区发展的进程中,公共文化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始终是关乎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议题。近期,随着江浦路街道公共文化体育资源的逐步落地,居民对家门口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但在使用中矛盾也随之凸显。为此,8月19日下午,人大江浦路街道工委在陈家头睦邻中心代表联系点开展“人人议事厅”活动,聚焦“社区公共文化体育资源供需矛盾与基层自治、共治之间的平衡”主题,汇聚多方力量共商解决方案。
多方齐聚共话民生难题
活动当天,钟颖、李丹、夏丽雯等6位区人大代表,街道宣文办、人大办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来自陈一、陈二等8个居民区,现场近30余名群众齐聚一堂。现场展开大讨论,观点大碰撞,居民敞开心扉“说难事”,代表结合实际“提建议”,围绕社区公共文化体育资源使用中的痛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商共议社区公共资源优化的新路径。
讨论中,噪音问题成为焦点议题。街道新建的辽源党群中心与原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合唱队、戏曲队等文艺团体提供了排练展示平台,丰富了居民生活。但一位居民坦言:“支持文化活动,但休息时间声音太大,确实影响正常生活。”
同时,小区健身设备带来的困扰也不容忽视。小区配备的健身设备方便了老年人晨练,然而周边居民常被清晨锻炼时的聊天声打破宁静。一位居民区书记表示:“我们一直在加强宣传引导,但管理难度确实不小。”这一问题既考验居民自律,也对居委会基层自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代表献策探索破题路径
针对这些问题,人大代表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钟颖代表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在场地上规划专门的隔音排练区域、设置隔音排练室,通过引进隔音材料进行装修以减少噪音传播;对于室外活动,可划定远离居民楼的集中活动区域;同时推广隔音设备的使用,比如用无声耳机解决广场舞噪音问题。
冯学代表建议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优化: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段开展活动并在健身器材上设置温馨提示标识;在离居民区远的地方设置舒适空间供居民交流;志愿者进行提示劝导;居委会也在社区活动等中宣传文明建设理念等。
其他的人大代表们也各抒己见,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建议和看法,街道职能部门负责人在认真听取多方建议后,也积极回应代表和群众的疑问,得到了居民代表们的赞同与认可。
搭建平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此次“人人议事厅”活动通过观点碰撞与信息互通,多元共治推进江浦社区民主议事新实践,为探索社区公共资源供需矛盾与基层自治、共治的平衡找到了更多破题思路。下一步,人大江浦路街道工委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面对面与选民群众联系交流,更好听民意、解民情、汇民智,探索实现社区事务大家商,社区治理大家议,社区决策大家定,让多元主体更广泛参与人民城市建设,持续推动社区治理协同化、基层治理精细化、民生服务更优化,积极构建全过程人民民民主江浦实践。